【文章導讀】
近年來,中電合創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運營商寬帶產品、物聯網卡銷售及產業互聯網項目建設與服務為基礎,積極推動企事業單位IPv6的升級過渡。下一步,中電合創將全力配合做好IPv6宣傳推廣工作,并全力打造以IPv6為基礎的智能監控、智慧倉儲等5G全新應用場景。
當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,當海量數據對算力的需求日益激增,一場關乎未來數字競爭力的變革正在悄然醞釀。5 月 17 日,在 2025 世界電信與信息社會日紀念活動暨國際電信聯盟 160 周年活動的高光時刻,中國電信、中國移動、中國聯通攜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,共同按下了算力互聯網試驗網建設的啟動鍵。這一重磅舉措,不僅是我國通信領域的重大突破,更標志著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建設踏上了新的征程,一場算力領域的革命已然拉開序幕!
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揭開了算力互聯網的神秘面紗:它并非傳統互聯網的簡單迭代,而是為滿足算力應用與調度需求,經過深度能力增強和系統升級后誕生的新型基礎設施。打個比方,如果說傳統互聯網是信息傳輸的
“高速公路”,那么算力互聯網就是連接各類算力資源的 “智能樞紐”。它基于現有互聯網架構,針對算力分布不均、使用效率不高等痛點,通過構建統一算力標識,如同為每一處算力資源貼上專屬 “身份證”;增強異構計算能力,讓不同類型的計算設備協同工作;提升彈性網絡能力,確保算力能按需快速調配,最終實現算力的智能感知、實時發現與隨需獲取。
目前,中國信通院已聯合 30 余家產學研單位,按照 “先互聯、再成網、同步建市場” 的科學規劃,以 “技術試驗 + 生態共建” 為雙輪驅動,深入開展算力互聯網體系架構研究。在資源互聯調度方面,成果斐然:已完成
131 家企業 499 個算力資源池的資源標識工作,匯聚了高達每秒 111.3 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智能計算資源。這龐大的算力儲備意味著什么?想象一下,游戲開發者進行大型游戲渲染時,無需再為本地算力不足而苦惱,通過算力互聯網,能迅速匹配到就近的最佳算力資源,大大縮短渲染時間;科研人員在進行復雜的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時,也能輕松調用海量算力,加速科研進程。未來,用戶使用算力就像日常用電一樣便捷,按 “卡時” 計費,用多少買多少,既靈活又經濟。
此次算力互聯網試驗網的啟動,恰似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,必將在數字經濟領域激起千層浪。它不僅能優化我國算力資源布局,提升整體算力使用效率,更將為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的發展提供強大支撐,助力我國在全球數字競爭中搶占制高點。
隨著算力互聯網試驗網建設的逐步推進,我們有理由相信,一個算力觸手可及、數據高效流通、創新蓬勃發展的數字新時代正在向我們大步走來。
近年來,中電合創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運營商寬帶
產品、物聯網卡銷售及產業互聯網項目建設與服務為基礎,積極推動企事業單位IPv6的升級過渡。下一步,中電合創將全力配合做好IPv6宣傳推廣工作,并全力打造以IPv6為基礎的智能監控、智慧倉儲等5G
全新應用場景。